几乎所有消费者都有讨价还价的心理,但这种情况在买药时很少发生。为什么?
回想一下你买药时的场景,你就会明白,引导你做出这个决定的心理是恐慌,这个过程是最典型的恐慌营销。
当医生分析你的病情时,是制造恐慌,给你开药的时候,是推出产品。如果一个恐慌的人能通过购买产品来消除这种恐慌,他会讨价还价吗?甚至放弃购买?答案可想而知。
然而,恐慌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,但它可能不会促进购买。有效的恐慌营销显然不仅仅是吓唬消费者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如果你想卖减肥药,消费者会因为你的肥胖有害健康而恐慌,然后立即购买几个疗程的减肥产品吗?
据估计,有些人会认为这种轻微的恐吓是不够的,所以让我们改变一种方式,当你列出许多由肥胖引起的疾病,甚至死亡,效果似乎不是那么好。他不仅不会购买你的产品,还会为销售人员甚至整个品牌生产反感的情绪。
恐慌营销确实有用,但如果设计不合理、不科学,就会产生反向效果,让消费者讨厌你的产品。合格的恐慌营销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。
适度恐慌不会让消费者逃避
一切都应该适度,制造恐慌也不例外。然而,适度这个词很简单,但在实际使用中并不那么容易把握。当然,这也是作者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。
在玩恐慌营销之前,你必须区分两个概念,一个是担心,另一个是恐惧。
如果消费者能产生稳定的恐慌,他们就会担心寻找解决方案。就像我们熟悉的成语提前计划一样,在下雨之前修理房子的门窗,这种行为是为了避免将来下雨。换句话说,在没有雨的情况下,修理房屋的建筑材料,甚至是雨具,都会因为雨天淋湿的潜在担忧而出售。
而恐惧这种情绪,情感色彩要强烈得多。与担忧不同,许多人面对害怕的事情,本能的反应不是解决,而是去逃避。
如果一个卖车险的人给你看了很多大卡车翻车砸中小车的视频,然后告诉你买保险可以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。你会选择买保险吗?还是选择远离大卡车?即使保险公司赔偿金额再高,大家也宁愿不发生。
简单地说,最好是一些可能发生但不可挽回的恐慌。一旦消费者有了恐惧,就很难销售产品。
你的产品能解决你制造的恐慌吗?
即使能产生一些适度的恐慌,也未必能完成好的营销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恐慌肯定会考虑如何解决。如果在这个时候推出一个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产品,效果会事半功倍。
所以问题是,我们的产品真的能解决制造的恐慌吗?
比如一家卖摄像头的公司,广告就是房子被盗或者着火。先列出灾难,然后话锋一转,说你需要某个牌子的摄像头。我承认相机的存在确实能让你观察到家里的情况。
但是,观察到了,然后呢?
即使我们能通过视频中的数据追赶盗窃者,我们也可能无法追回所有的财务损失,不仅有财务损失,而且我们的人身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。最重要的是真正结束这种情况,关上门窗,锁上贵重物品,并采取防盗措施。在这种情况下,销售防盗门防盗窗会更好吗?
火灾更可怕。即使我们通过相机中的图片找到了消防队员,那些被烧毁的东西也只能自己种植,相机的功能可能不如安全系数高的家用电器和随时关火的安全意识。
假如你的产品不能消除你制造的恐惧,消费者放弃购买是合理的。而那些成功的恐慌营销,都有能解决问题的产品。
比如凉茶加多宝,先做一个吃串上火恐慌,然后通过喝加多宝解决这个方案。
还有一则我们耳熟能详的广告——亮甲。同样,他们首先创造了一个得了灰指甲,一个感染了两个。恐慌,然后用马上用亮甲解决这个方案。
你会发现,解决问题越方便的产品越受消费者青睐。
因此,适度恐慌是良好恐慌营销的前提,解决恐慌产品的基础,方便快捷是核心竞争力。
人性的弱点是恐慌营销的突破
虽然每个消费者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,但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一些共同的负面情绪。例如,老年人想要健康和长寿,女性想要年轻和美丽,年轻人害怕孤独,这些都是消费者的心理弱点,也是我们恐慌的方向。
去年,百雀羚有一则广告爆炸了朋友圈,一镜427厘米,讲述了百雀羚品牌的起源。
故事的主角,阿玲的最后一句台词很有意思:我的任务是反对时间。
正如刚才提到的,女性害怕衰老,衰老的最大因素是时间。百雀羚的广告也采取了这样的套路,只埋下了一条暗线。
首先是制造时间流逝恐慌(时代变了,人的容貌肯定会变),然后提出用百雀羚对抗时间解决方案。它会让消费者潜意识地觉得,使用百雀羚的产品也会像阿玲一样永远年轻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大城市。他们离开家乡,接触各种各样的人,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成为朋友。在这个时候,社交和分享的欲望尤其强烈。
对这些年轻人来说,孤独和不被关注是制造出来的恐慌,而记录和共享社交软件是解决方案。
恐慌式营销它是一把双刃剑,考验了营销人员对消费者群体和消费者心理的理解。
没有完美的营销计划,没有完美的消费者,如何唤起消费者可能的恐慌,帮助他解决问题,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