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人问,普通人逆天改命最快的方法是什么?
我会说:改变思维。
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想法,就有什么样的生活。
思维有限的人,怎么做错,人生坎坷,事事不顺;
思维开放的人,逆境中也能快速翻盘,人生顺利,如开挂……
归根结底,改变命运不是改变运气,而是改变思维。
中年失业的王冬最有经验。
01、从中年人生触底到二次起飞
他做对了什么?
43岁的王冬,曾无数次向往改变生活方式,却从未想过,最终以中年失业开始。
对别人来说,失业可能只是转身的事,但对王冬来说,却关系到生存。
有老有小:父母年纪大了,有两个孩子要养
生活开支大:房贷、车贷…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
没有额外收入:妻子全职在家,没有收入来源
他急需再找一份新工作,但事与愿违,投简历到处碰壁。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70多岁的母亲又生病住院了。
为了生活,他送了外卖,跑了闪送,开了网约车……
原本叱咤职场大家尊敬的操盘手一夜之间变成了鸡毛。
背影
多少个不眠之夜,他常常想:这辈子,我只能这样生活吗??”
他不甘心。
人们常说《易经》能预测未来,鬼使神差他跑去找人算了个卦。
然而,算了之后,就更茫然了。
他还是不知道后面的路该怎么走。
困惑之余,他决定自学《易经》,找出《易经》到底说了什么。
没想到,学完之后,豁然开朗。
他发现《易经》是人生行动的指南,总能给他指明未来的方向。
根据《易经》的智慧,他分析自己从失业那天起就处于简状态(jiǎn)占卜。
简卦明确给出了指导:君子反身修德。
遇到挫折和障碍,唯一的办法就是冷静下来,想想做错了什么,做得不够,怎么调整。
看看你自己。失业后,你要么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,要么躺烂,从来没有真正分析过现状。
我一直从事与汽车有关的工作,我发自内心地喜欢它:
我从小就对各种车型了如指掌。上大学的时候还自学了汽车机构工程师、汽车工程等课程,下班后做了知名品牌4S专业经理和讲师……
周围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汽车,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。
不久,他改变了思维,专注于咨询公司汽车专业讲师的新方向。
而且讲师的职业受年龄限制较小,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更有优势。
就这样,王失业的第八个月,王冬在学习《易经》后获得了新的成绩offer。
不仅如此,中场休息也让他发现了自己的性格缺陷——容易悲观。
读完《易经》,他才明白,万物有阴有阳,阴阳循环,物极必反。好事会伴随坏事,坏事会伴随好事。
将不顺视为成功路上的助力器,压力就是动力。
悟透阴阳思维王东说:是《易经》带我走过了逆境,也让我看事越来越透明,生活越来越通达。
而这才是《易经》的真正心法:升级思维-更高的位置-更大的胜利。
易经不愧是人生问题答案书!读了它,也不会难过这一生。
02、《易经》早就回答了生活中所有的问题
读懂它=有人生导师
世人都说,读完世间万本书,不如读一本《易经》。为什么?
《易经》64卦代表64种生活情境,每六卦代表不同阶段的变化和方法。可以说是包罗万象,变化无穷,简洁明了。
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,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。
职场新人:想站稳脚跟,是隐藏自己的光芒,还是锋芒毕露?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不要用潜龙,也可以在田里见龙;
教育孩子:我不知道如何教好孩子。我可以学习蒙卦的智慧:强盗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我们不应该总是追着他学习,而应该锻炼他主动学习的习惯。
情感婚姻:如何保持情感新鲜,婚姻持久?恒卦告诉我们:刚上而下,刚柔兼备。很多时候,夫妻关系不是单一的,而是需要在变化中不断调整。
竞争合作:人与人之间的游戏,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?同人卦提醒我们:乘其勇,弗克攻,吉,真正的胜利不是独赢,而是双赢。
从出生到上学,再到工作和结婚,每当遇到困难时,我们都能在《易经》中找到提示。
《易经》的每一卦都是人生剧本,剧本怎么走,早就帮你推演完了。
你只需要根据对卦、卦、象辞的解读,改变思维,调整行为。
很多名人因为读《易经》而受益匪浅:
曾国藩,一生读五遍,在一步步惊心动魄的朝野里,认识人,谦虚谨慎,网罗一大批俊彦才杰,帮助他成就一代伟业。
哲学大师冯友兰唯一的临终遗言是:中国将来会大放异彩,要注意《易经》;
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,要求公司全体员工熟读背诵,灵活运用《易经》……
《易经》就是这样一本智慧宝典,包罗万象,能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。
我们读《易经》是为了理性和智慧,这比获得知识要重要得多。
易学泰斗曾仕强教授这么说。
03、39岁的大病是《易经》救了他
传播易经思维40多年,教人不知疲倦
每个人都应该熟悉曾教授。
是的,就是那个央视《百家讲坛》三次出现曾仕强教授。
说起他在易学传播方面的贡献,很多易友都能算家珍。
他在《百家论坛》登坛主讲《易经的奥秘》60年来,《易经》在央视首次全景展示;
出版《易经的奥秘》《易经真的很容易》《易经的智慧》等。,销量超过百万册,是易学入门必读;
他是万千易友的人生启蒙导师,结合易经智慧,指导人们的事业/情感/家庭/人际关系。
然而,不为人知的是,《易经》也治好了他的病。
曾教授多次在多个场合说:
我39岁的时候,身体很虚弱,总觉得头重脚轻,脚虚弱。当时我的办公室在二楼。但是上下楼梯要小心翼翼的扶着楼梯走,怕摔跤。
在一次谈话中,他的父亲让他读《易经》,说他看完后会好起来的。出乎意料的是,曾教授对《易经》的兴趣失控了,不仅生病了,而且成就了他的生活。
从此,曾教授专心研究《易经》易理,一生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教人用《易经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