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资治通鉴》中有一个故事:东汉时期,杨震上任荆州刺史。路过昌邑县的县长是他推荐的王密。晚上,王密带着金子去见杨震。
王密说:这么晚了,没人知道。杨震说:天知,神知,我知,你知。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?王密羞愧地退出了。
这就是杨震暮光之夜却金的故事,妙在于暮光之夜二字。夜深人静的时候,杨震作为王密的上级,也是他的老师,坚决拒绝重金,他的谨慎独立精神,管理自己的素质,堪称师表。
我们普通人不需要像杨震那样克制自己,拒绝受贿,但我们也需要管理自己。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和复杂的世界里与自己相处。
在《冯唐成事心法》一书中,冯唐写了如何管理自己。
他提到,管理自己的核心理念是自由。
并提出了三个小方法
第一,不要赶时尚
第二,相信时间和自由成长的力量
第三,管理自己的欲望。
让我们分解一下
第一,不要赶时尚。
冯唐引用了曾国藩的话:那些追随时代的人是无知的,损害了道德的真理。整天感觉时尚,你会发现你得到的快乐,是无知的快乐,但重要的自我损失的一部分。不要赶上时尚,试着弄清楚真理和美不会因为时间而流逝,不会因为空间的变化而改变。
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说: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:‘未来10年会发生什么变化?’但我很少被问到‘未来10年什么是不变的?’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,因为你需要在不变的事情上建立你的战略。
在他的《财富自由之路》中,李笑来也说过,普通人容易进入的三个大坑之一,就是急着跟大流。
我批评有些人平时没有积累,没有准备。当趋势突然来临时,他们急于追赶。因此,趋势当然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。
第二,相信时间,相信自由成长的力量
冯唐还举了一个曾国藩的例子, 曾国藩说:方今民穷财贫,我们这辈子不能别有哦性生息的艺术。ō xiū,汉语词语也被称为汉语词语 噢休 ,这意味着安慰病人的声音)这意味着人们非常贫穷,财政紧张,像我们这样的人没有特别的致富方式。我们能做什么?
计唯力去害民的人,只是为了听我民的自我滋养。
这意味着我们是官员和管理人员。我们能做的就是杀死那些害群之马。只有这样,人们才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。我相信,如果他们长大了,他们会长出好东西。
以曲线为例。
工作和成长不是一个线性积累的过程。它是一条曲线。这条曲线的特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增长非常缓慢。然后,当它达到一个临界点时,它会突然爆增长,然后回到缓慢增长的状态,继续积累下一次爆发。
如果你理解这条曲线,你就会明白时间是必须投入的因素,时间是人为无法改变的,你自然会感到平静。
第三,管理自己的欲望
冯唐说,这是自由过程中最大的障碍。在这里,他还举了曾国藩的例子。强自禁,降伏这颗心的关键点是控制欲望,不要向外界透露,还有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。
佛教中提到的人生八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恨、爱离别、求不得、放不下。每一个都与欲望有关。有人说人生如苦海行舟,道堵又长,容易迷失方向。
苏东坡在赤壁赋中说:夫天地之间,物有主,不是我所有的,虽然一无所有。只有河上的微风,山上的明月,耳得其声,眼见其色,取之不竭,是造物主无尽的隐藏,而我和儿子是共同的。
这意味着天地之间,一切都有自己的归属。如果不是你应该拥有的,即使你一分钱也得不到。只有河上的微风和山上的明月,送到耳边就能听到声音,进入眼帘就能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。没有人会禁止这些东西,也没有时间享受它们。这是造物主(礼物)的无尽宝藏。你我可以一起享受。
在《冯唐成事心法》中,冯唐不谈成功,而谈成功。成功远比成功更有启发性。毕竟什么是成功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成功与否,由于标准不同,很难达成共识,但成功与否相对明显,争议不大。
更重要的是,成功很难复制,因为涉及的因素太多了。正如作者所说,这是无常的最终结果。所谓成功在人,成功在天,成功不能学,成功可以修炼。不谈成功,谈成功,真是聪明。
正如作者所说,我把我在20年的职业管理生涯中吃过的苦、踩过的雷、翻过的山、见过的人总结为冯唐成事的心法。
喜欢的人,可以去看看。